众森观点
初创公司常常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探索,固定的股权分配方案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。90%的创业者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在开始创业的时候就做好股权分配,约定各个创业成员占有的比例。沈阳众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也见过社会上有许多“创业导师”“专家”用一种“傻瓜式”的方法教你分配股权,最常见的“教条”是,他们会主张核心创始人占绝对控股,例如70%,然后技术总监占10%,市场总监占10%,再预留一个10%的员工激励的期权池。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合理的股权分配比例。
有一些投资人也希望是这样的比例,在他们的投资逻辑中,一个公司要有绝对的核心,公司才有竞争力。而我认为这样做除了决策快一点之外,没有什么特别优势。实际上这种“傻瓜式”的分配方式仅适用于“不差钱”的老板,也就是老板投资了大部分的款,其他团队成员按照“市场价”领取了其应得的报酬,授予的股权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激励作用。这本质上还是一种“雇主与雇员”的雇佣关系,并不是创业伙伴关系。初创企业大多数都是资源匮乏的,有一腔热血,但就是没有钱。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创业伙伴的关系,在资源匮乏的状态下,有钱出钱有力出力,大家的付出往往都是相当的。创业过程中,谁是真正的创业核心还不知道,凭什么某一个人就应该占大多数的股权,把大家组织在一起的人、想到创业点子的人一定就是团队的核心吗?理所当然应该占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吗?不一定。
股权分配如果这么简单的话,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团队因为股权分配的问题不欢而散了。如果认为设置一个绝对控股的股权分配方式,可以避免以后的争议,恐怕不能如他们所愿。对于初创企业,有太多的因素会促使团队成员重新审视各自的股权比例。例如,公司前期开发工作的比重大,开发完成后营销推广工作比重较大,如何体现这一变化?公司要引入一个技术“大牛”,谁应该给他股权?CEO原来只是提供了一个点子,投入的钱也不多,他的股权会不会太多了?某位成员离职了,他的股权怎么办?每一次团队意识到有必要调整股权分配的比例时,都是一次对人性的考验。固定的、一成不变的股权分配比例根本不适合初创企业。对于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的初创企业,股权分配机制必须是“动态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