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森观点
人才选拔的方式有多种,如竞聘、选聘、委任、双选。很多企业采取双选和委任的方式,便捷高效。但是这种选拔方式大多关注当期业绩,忽略长期潜能。由用人部门一把手推选,虽然便于发现人才,但主观意识强,且极易形成裙带和山头,不利于后续的组织协同。
沈阳众森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看到,大部分沈阳本土中小企业依靠领导识别人才,这种方式对处于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是适用的,但随着企业发展、规模扩大,领导识人的弊端会越来越大。
●管理幅度有限,领导不可能有精力深入了解所有人,不利于发掘高潜质人才,也不利于多元人才队伍建设。
●主观选拔,对评委要求极高,存在领导者个人主观偏见,晕轮效应、近因效应等使领导识人的准确性下降,难以选拔出优秀人才,甚至出现“老好人/任人唯亲/刻板印象”等。
●权力过分集中,容易造成媚上,一旦领导完全掌握用人权,将诱发员工表演的可能性,被赏识的可能是会表现的人,“交际大师”走上人才职位,强化官本位。
●群体强化,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,裙带关系林立,企业公权变为私权,导致山头主义和圈子文化。
华为在选拔人才时,坚持三权分立方式,三权即建议权、评议权和否决权。准确地说,应该称为建议权和建议否决权、评议权和审核权、否决权和弹劾权。建议权由负责直接管辖的组织行使,评议权由华为大学行使,审核权由代表日常行政管辖的上级组织(有建议权的组织的上级部门)行使,党委在人才选拔任命的过程中行使否决权,在人才日常管理过程中行使弹劾权。